dongjingshijie
您当前位置:动静世界 >> 动静世界 >> 那高高的银杏树

那高高的银杏树

2016/5/29 9:06:34  欧晓晴   【字体:

银杏栽为梁,香茅结为宇,不知栋里云,去做人间雨

 ---题记

 

她十二岁参军,十三岁入朝抗战,荣立战功七次,十六岁受到毛主席的接见;1969 年入党,1978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197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为家乡的医疗事业尽心竭力,创办了全省第一个农村合作医疗站,被苗乡人们尊称为健康保护神”……

拥有如此多荣誉和光环的她,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带着这个疑问,我决定去采访一下这位传奇人物 。

平静的日子就是幸福的生活

白露这天,阳光依然灿烂。

通往羊古脑村的公路旁,是沈从文笔下的长河,沈先生在他的长篇小说《长河》中,以精炼的笔墨对这条河进行了描绘:“沿河的高大白杨银杏树,无不为自然装点以动人的色彩,到处是鲜艳与饱满……”

那挺拔的白杨银杏树,在微风的吹拂下,像是在欢迎我们,隔着老远就听得见树叶沙沙的掌声。树下蹒跚出一位白发老人.她个子不高,齐耳的短发,一张饱经风霜的脸,挂着温和的笑容。蓝白相间的花衣配黑色长裤,显得干净利落。脚上洗得发白的解放鞋,很朴素,很抢眼。不用猜,她应该就是我们今天要找的主人公——李春华。

老人牵着我的手进了院子,这手让我真切地感觉到了她的真诚与温暖,我不再拘谨和紧张。慢慢打量起这个院子来:一栋老式砖木结构的房子,大概还是三十年前所建。因年久失修,已经有些破败。与周围一幢幢新颖别致的农家小院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让人感到有些意外。

院落不大,倒也收拾得整洁。一只大黄狗被栓在屋柱上,见了我们这些不速之客,警觉地直起身,狂叫起来,老人喊一句黄子,它立刻俯首帖耳,乖乖地趴在那,很是老实可爱。几只洋鸭目中无人地大摇大摆,兀自散步。院东头圈养着十来只雁鹅时不时叫几声,不知是想见见我们这些生人还是想提醒主人——别忘了它们的存在唯有那大缸里的乌龟,静享岁月,不浮不躁。

院墙上几盆毫不起眼的花花草草,院内郁郁葱葱的树木,经老人介绍,方知都是既可观赏又可入药的珍稀植物。并且,大部分是她在麻阳西晃山之巅采药发现回来的。你看那株老鼠刺,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还可治中风;那棵杜仲树,移来二十多年了,接骨疗伤效果蛮好;还有这种草治伤特别灵,麻阳人都晓得的,叫它苗伤药;再看看那最高的银杏树,又叫白果树,有益肺气、治咳喘、止带虫、缩小便、护血管等功效,一般要二十多年才结果,所以又称公孙树,即公种而孙得食,它全身都是宝,现在已是满树的果子了……”老人如数家珍,一一道来。

据《中华药典》记载,银杏树有着极高的药用和经济观赏价值,寿命很长,植物学家称它为活化石,有着强健的体魄,独特的性格,清奇的风骨,深受世人的钟爱和青睐。抬头仰望那高高的银杏树,再低头看看眼前这位和蔼的老人,原本不相干的她与它,却在我脑海里反复重叠,我已说不清谁更像谁似乎各有个性,又有共同特点……

问及老人,现在的身体、生活情况怎样她爽朗地说: “还行,快八十了,耳不聋眼不花,只是这脚,年轻时爬了太多的山,走了太多的路,落下个风湿,走路不太利索。生活嘛一年比一年好,政府很关心,一年给我五万元的补贴,用不完嘞过年过节还有很多部门的领导来慰问,都冇忘记我这个老太婆前些年,政府和村里都要给我修缮房子,孩子们也想接我跟他们一起住,我都谢绝了。 这老屋我住惯了,蛮好的,比起以前住的茅屋,比起上甘岭的猫耳洞强哪儿去了……孩子们都还争气:儿子考了军校,两个女儿考了医生,还有一个女儿考了教师。他们都以实际行动支持我,不给国家添麻烦。特别是小女儿,学医毕业后,放弃了县里已经安排好的工作,毅然回村接替我,做了赤脚医生的接班人。这让我很欣慰。其实,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要去羡慕别人,懂得感恩和知足,过平静的日子就是幸福的生活!”

看着老人一脸的满足和幸福,感觉这就是英雄给我们的最好答案。

长春不缺保健医生,长坪需要我李春华

当我迫不及待地表示想听老人讲故事时,她很爽快地说: “故事多得很,打哪讲起?”我想了想:“就讲您为哪样不在长春市工作,却回到偏僻贫穷落后的家乡?有什么事让您刻骨铭心吗?”

老人微微一笑,冲我打开了话匣子:抗美援朝结束我随部队回国。1955年分配在长春市一个部队幼儿园当保健医生,工作轻松自由。当时,我还是个十七八岁的孩子,离开父母好几年了,每天看着孩子们与父母亲亲热热的,也很想自己的爹娘,想家。领导看出了我的心思,批了我的探亲假。辗转数日,终于回到了我日夜思念的家乡——麻阳拖冲乡长坪村。

长坪是麻阳最边远的一个苗寨,与芷江比邻。它离最近的锦和镇也有50里地。当年的村情可以用四句话慨括:呷饭基本靠天,卖货基本靠肩,打两酱油买滴醋,靠的是鸡屁眼、、、村民生活可见一斑。

那天,归心似箭的春华一下车,就直奔长坪。她一边赶路,一边想象着到家的情景。沿途熟悉的风景,又让她忆起了儿时的小伙伴们……想着想着,差点撞到了一群迎面跑来的人。他们用木梯抬着一个人,形色急切匆忙。最前头的一个小伙子正要张口骂她,看到是一个穿军装的妹子,把怒气憋了回去。春华定睛一看,惊喜的叫道:二哥,你去哪?这是怎么了?这人是春华的邻居,比春华大不了几岁,小时候春华一直跟着他屁股后面喊二哥。他噙着泪告诉春华,他父亲得了急病,快不行了,得赶快送往锦和卫生院。

源于职业习惯,春华用手摸了摸病人的鼻子,心一紧,不好,大伯已经没了呼吸。她立即叫他们放下木梯,快速松开系在木梯上的病人,解开上衣,将头仰起,再打开口腔,当翻看眼睛时瞳孔已经放大。春华异常着急,但为了不影响其他人的情绪,她一声不吭,开始有条不紊的抢救,她一会俯身用耳朵贴近大伯的胸部,一会用双手重叠放在大伯的胸部开始有节奏的按压。一下、两下、三下……按了几十下,病人没有半点反应。这时只见春华将身上的挎包一丢,秀发一拢,俯下身子,口对口人工呼吸,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经过春华一番急救,大伯面色由苍白、青紫逐渐变红润,眼睛有些活动了,四肢开始抽动,终于发出了一声呻吟……大伯得救了,春华却累得瘫在地上,由于紧张和用力,汗水早已湿透了她的军装。二哥扶起春华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他始终还处于梦幻的状态:怎么昔日瘦弱得让人可怜的小妹,突然就变成救苦救难的菩萨了?

两个儿时的伙伴,以这样的方式相遇,难免有太多的话要说。春华告诉二哥,她是怎样去当的兵,然后被部队送往沅陵卫校读书学医,后又主动申请随部队入朝抗战……听得二哥入了神。

那时的长坪村,群众生活普遍贫困,自然条件恶劣,极度缺医少药。乡亲们平时有个小病痛,不是挨就是拖,或用土办法解决。特别是突发了急症,想到锦和卫生院或县医院,由于山高路远,交通不便,很多抬到半路就没有了气。患了重病基本没钱治,大多放弃治疗,听天由命。

自从春华回家探亲这段日子,村里热闹了,春华家里人来人往,犹如赶场。来听故事的,来看春华的,更多的是慕名前来求医问药的,络绎不绝。春华总是有求必应。乡亲们除了对春华赞叹不已,还多了几份深深地依恋。都说:要是春华能天天在我们身边多好啊!

春华看到乡亲们缺医少药的状况,她心里很不是滋味。回想小时候家里太穷,父亲再怎么起早贪黑也糊不了全家的口,是并不宽裕的乡亲们这家送几个红薯,那家给几个玉米,从自己口中省下救命粮接济她,让她多少次度过了难关,跨越了生死线。现在她长大学了医,能够为乡亲们解除病痛,救生命于水火,心里多了几分安慰。

一晃眼,李春华的假期结束,她得回长春了。

这天刚放亮,父亲提着包送李春华出山。山雀在晨雾中叽叽喳喳,时停时飞,似乎想留她,又似乎在送她,满山的树木和翠竹,都笼罩在谜一样的雾海中,时隐时现。忽然,大雾中传来一阵凌乱而急促的脚步声,李春华立即拉着父亲,闪到路边。

朦胧中有几个人,一路小跑,直奔而来,嘴里不停地喊:快点,快点……”到了面前才看清,他们背着一个血肉模糊的人。春华快救救你贾三叔,他从山上摔下来。李春华看着血流不止的贾三叔,心想失血过多,再不施救可能就来不急了。可他这个样子了,自己也没有多大把握,还会影响自己归队的时间? 犹豫间,贾三叔七十多岁的老母亲,扑通给春华跪下了,春华别走,救救你三叔,救救我儿子吧,我给你磕头了……”“嫚嫚(奶奶)你快起来,我受不起呀! 我救,我不走了。 快,快把三叔抬屋里……”

两天后,三叔才醒过来,这时春华才知道,三叔是因为想感谢她前几天给他儿子看好了病,专门上坡打些山板栗,想送给她带到长春去才摔伤的。听到这里,李春华心头一热,泪水随即夺眶而出。恍惚中又回到了战火纷飞的上甘岭。

那是抗美援朝最为激烈的一场战斗。敌人调集了最强兵力,特别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二次大战最高水平。我方阵地山头被削低两米,成了一片焦土。春华所在的连队坑道被打短了五六米,她亲眼目睹自己身边的战友被敌人的飞机大炮,炸死炸伤。但他们仍然依托坑道工事坚守防御作战。春华已记不清多少次冒着枪淋弹雨抢救伤员了,一次一枚炮弹在她身边不远处爆炸了,她正在包扎的那位战士居然用自己受伤的身体护住她,她被震晕了,他却不幸中弹,牺牲前含着笑容说:“你是医生,作用比我大......”在战场严重缺粮、缺水、缺弹药的情况下,连长命令几个战士趁着夜色,掩护连队最小的春华撤下山,春华誓死不撤,她不愿意在这生死关头离开她的战场。战友的英勇和不怕牺牲。让她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战争的血腥和残酷使她忘记了什么是害怕。她没有下战场,一直同战友们坚持到最后的胜利。

想到这里,春华止不住热泪盈眶,不禁扪心自问:春华呀春华,你做的只是微不足道的事,可他们却是用真情甚至用生命来回报你啊!李春华毅然做出一个决定,并且说服家人,自己不回长春了,就留在长坪村,给乡亲们看病治伤。

长春不缺一个保健医生,但长坪需要我李春华。这句话,是李春华向组织上的解释。虽然此话没口号那么响亮,却是她感恩情怀的真实写照。尽管组织上一再让她重新考虑,劝她回长春,但她一想到乡亲们病中痛苦的表情,以及期盼的眼神,最终还是婉言谢绝了。

脱下军装,背起药箱,我成了赤脚医生

李春华认准的路,再难也会走下去。从那天起,她就脱下了军装,背起药箱,当起了赤脚医生。早出晚归,跋涉在西晃山的村村寨寨。由于西药匮乏,她就虚心学习中医,收集苗药,甚至,为了方便群众还自学了兽医。白天田间地头,一边劳动一边为村民送医采药。哪家媳妇几时生产,哪家孩子爱闹夜,哪家老人患眼疾,哪家大嫂该换药了……她都时时记挂在心。晚上常常出诊,回到家还要拖着疲惫的身体,继续在煤油灯下看书,配药,研究药理。有时,还在自己身上试针,亲自尝药,以提高自己的医术,更好地救治病人。后来结婚成家有了孩子,李春华的肩上更是多了一份责任,心中多了一份爱。

记得一个风雪夜,她刚从卡拉寨出诊回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来,开门一看,是邻居大妈,她说保家岭郭家院子郭大嫂家的小儿子得了重病。已经来找过她两次了,李春华顾不上暖暖冻僵的手,背起自己尚未断奶的孩子,挎上药箱,提着马灯又出发了。

保家岭郭家院子位于麻阳最高峰--西晃山的山腰,海拔近千米,山高路险,千沟万壑。晴朗的天气都异常难行,更不用说在这样的风雪夜了。

夜深了,春华迎着呼啸凛冽的北风艰难地前行,那暴虐的风雪,裹着阵阵刺骨的寒风。春华裹紧了背上的孩子。她感觉整座山都冷得在颤抖,山下的河流早已经冻得不再流淌。身边光秃秃的树木,在寒风中颤抖,像一个个张牙舞爪的魔鬼,向她扑来,春华心一颤脚一滑。哗啦啦、咕咚咚滚下了山崖。。。不知过了多久。孩子嘶哑的哭声惊醒了她,她本能的想站起来,可头疼欲裂,怎么也爬不起来,好不容易扶住身边的一棵树,才站起来。她感觉手上黏糊糊火辣辣的痛,但她顾不了那么多。她想起了她的孩子,她发疯似的扒开荆棘,顺着哭声,借着雪光的映照,在一个草堆上找到了孩子。春华一模还好,孩子的小胳膊小腿都在。因为惊吓和寒冷,孩子的声音已经微弱而嘶哑。脸上的泪水、鼻涕和雪水都快结冰了。春华赶紧抱起孩子,一把扯开自己单薄的棉衣,将她塞到自己的胸口,紧紧地抱在怀里。生怕谁抢了去。

此刻,春华心里无比酸楚,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她真的后悔了。如果不是她选择留在村里,如果现在在长春,孩子怎会跟她受这般苦? 她真想抱着孩子往回走,不再当什么赤脚医生。她不想让孩子再受到一丝的伤害。可是当她真迈步往回走的时候。仿佛看到郭大嫂立在门口翘首等待着那双焦急的眼神。她想:如果今天晚上我为了自己的孩子不去,郭大嫂很有可能就会失去她的孩子。哪个孩子不是娘的心头肉啊! 于是,春华不再犹豫,扯了一把草,搓成长绳,将孩子捆在胸前,再把鞋子也系牢防滑。随手检一木棍撑着走,就这样跌跌撞撞,翻山越岭,春华终于在凌晨前赶到了郭家院子。

郭大婶的家还亮着昏暗的灯。春华正准备敲门,却听见屋里有咿咿呀呀的声音,她觉得有些奇怪,透过宽宽的门缝往里看,借着煤油灯昏暗的灯光,看到一个仙娘头顶黑丝帕,坐在堂屋中间。脚在颤,手在舞,嘴里念念有词。一件孩子的贴身衣被一把匕首扎在木板上,边上还燃了几堆冥纸。火塘里的火光跳着鬼魅的舞蹈,让人感觉几分诡异和恐惧。郭大嫂和婆婆虔诚地守在边上……不好! 这样罡仙,延误了病情,会害死孩子的。春华一急准备推门,可她的手脚冻僵了,不听使唤,整个人一下子撞到了门上,的一声门给撞开了。把个仙娘活生生惊得从凳子上跳了起来。郭大嫂和她婆婆也吓得不轻。见春华满身是泥,一身血水。既惊又喜,鼻子一酸,泪水在眼眶里打转,郭婆婆边扶春华边接孩子说:“崽啊!这么大的风雪,你俩娘崽是怎么上山的呀! ”春华问病人在哪? 现在怎么样了?大嫂说;孩子从早上开始就坐卧不安,肚子疼痛难忍,在床上爬来爬去,体温忽高忽低,呕吐了多次,吐的东西好像还有黄颜色的蛔虫,哭闹折腾了一整天。打发了两拨人去找过你,但大雪封山,都没回来,断定你也来不了啦!他奶奶急了就请了田氏仙娘来。孩子这会刚吐完,安静了。春华马上进了房间看孩子。天那!这哪是安静,是休克了。春华急得几乎要哭。马上抢救,打针、灌药、按摩……孩子终于哭出声了,十几分钟后,他拉了大便,里面大大小小的蛔虫几十条。春华这时才松了口气,郭婆婆拉着春华的手说崽啊!你是观音菩萨再世,要不是你冒着风雪赶来,我这三代单传的孙子就没有了,你是我郭家今生今世的大恩人呀!”说完就要下跪。春华两手栏着说:“婆婆使不得,我是医生,这是我应该做的。春华告诉她们,孩子得的是蛔虫病。如果早发现早吃驱虫药,就不是大问题,但现在已经非常严重了,蛔虫入了胆道,再晚就真没救了。

当孩子的病情完全稳定后,李春华才想起自己的孩子。一看,她这会正躺在刚才罡仙的田婆婆怀里,甜甜地做梦,被雨雪淋湿的衣服和包被,在火塘边袅袅地冒着热气。田婆婆不好意思地冲春华一笑说;你们忙吧!孩子有我呢那一刹那,李春华的心也如那跳跃的火苗,明亮而温暖,浑身的疲惫,犹如那房屋上的积雪,一点点被这份温情慢慢融化。

曾经有人说李春华是傻子,一个抗美援朝的英雄和功臣,放着舒适的工作不要、大城市不待,跑回这穷乡僻壤的山区当农民,而且当个费力不讨好的赤脚医生,一年的报酬是4000工分,每日分红仅有2角钱,,值得吗要知道,那时候,跳出农门,进大城市,再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拥有铁饭碗,是多少人为之奋斗和梦寐以求的啊!

说实话,我也有过徘徊,有过动摇。那是在回家最初的那段岁月里,当时面临无数的现实问题:生活不习惯,家乡普遍缺粮缺药,很多疾病也是因为粮食不足,导致营养不良而产生的。看病用药的人很多,但药物有限,这使我常常犯愁。个人问题,也成了乡亲们茶余饭后的话题,儿时的伙伴和姐妹们在我这个年龄之前,都早早地谈婚论嫁了,只有我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孑然一身。很多次真想撂担子,回长春去。但我一想到那七十多岁老人给我下跪,想想那上甘岭上年轻的生命和他说的那句话。我就觉得自己再难也要坚持下去。

这不是什么荣誉,这只是我的经历和回忆

老人陷入深深的回忆中,我们也生怕扰了老人的思绪,静静地等待。

这时,老人慢慢地站起来,缓缓地走进了房间。当老人从房间出来时,手里多了几个沉甸甸的袋子。我们马上迎上去接住,心想这是什么?

一张张发黄的照片。一枚枚鲜红的奖章,一张张荣誉证书及奖状。还有一份份表彰老人先进事迹的报纸、发言稿等资料。这些资料,不仅让我们见证了老人半个多世纪的足迹和情爱,还有对祖国和人们无私的奉献。

1963年,李春华随丈夫迁到麻阳绿溪口羊古脑村,继续当村里的赤脚医生。羊古脑在麻阳县城的东边,与县城一水之隔,当时没有桥相连,往来仅靠小木船摆来摆去,也非常不方便。环境的改变,并没有改变李春华的行医方式。她照常一个药箱,走村串户为村民看病送药。其中有一户就让她最为挂心。这家姓张,全家七口有四个病人:爷爷支气管炎加哮喘病。只要天一凉就咳喘不停;母亲长期卧床不起,见不得风,六月天都不敢扇扇子;大儿子癫痫病,发作时很吓人。别说是家里,就连整个村子都搞得鸡犬不宁;小儿子倒也安静,可怜是个软子”(俗称软骨病),吃喝拉撒全在他的专座里,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尽管这家的顶梁柱,像一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拼命干活,可他们家的境况还是不如人意。春华自从来到这里就没见过他的笑颜。奶奶更是不轻松,照顾老照顾小,一年到头没得歇息更不敢病了。只有他们家的二姑娘丫丫,小小年纪也会忙里忙外,但不管家里发生什么事,脸上都是笑眯眯的,嘴吧又甜,见了春华格外的亲,每当春华来家里送药看病,她总会跑前跑后,帮着接盆递水。她奶奶常说:“春华啊!我们家总是欠你的医药费,都欠得冇好意思了,你还这样不厌其烦地来给我们看病送药,隔三差五还带吃的。这份恩情叫我们怎么还呀!你要是不嫌弃,有事就叫我,哪怕就给你切切药,打打杂也让我心里好受些啊!”这时丫丫会说,奶奶我去,我要向春华大姐学习,长大也当赤脚医生。说得奶奶和春华都开心地笑了。

是啊!春华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她想:自己辛苦点没有关系,反正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了。可是药费怎么办呢?自己垫付的能力也有限呀? 怎样才能让村民既不花太多的钱,又可以看得起病?让一般的家庭不至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春华把她遇到的这些问题和自己的疑惑,与她在公社工作的爱人讨论。她把两本厚厚的账本拿出来对比,一本是她购买药材的明细账,另一本是乡亲们赊账的登记本。她对爱人说:她登记这些账的目的,不是想记住谁欠多少钱。而是想了解村里一年要用多少药,有多少人用得起药,还有多少人出不起医药费,看不起病……这个问题,得好好想想办法。她爱人很支持春华的工作,积极为她出谋划策。商议后决定尝试成立一个互助性质的医疗合作站。联合大家的力量,使人人受益,让健康有保障。

想到了就干,春华在征求大队同意后,带领大伙开荒种药,因陋就简,自制药品。她摸索出用板栗花浸膏或片剂治疗细菌性痢疾,疗效达97%;用黄花和鱼腥草注射治疗脉管炎,效果良好,受到医学界重视。她在群众就医最困难的时候,办起了全省第一个农村合作医疗站。当时的地区领导,地区医院,兄弟单位都伸出了援助之手,派专人到麻阳帮助医疗站。到1979年上半年,医疗站一共采药三千多公斤,自制黄连素片十七万片,由她研制成功的脉管炎注射液一万多支,大队医疗收入除社员门诊免费,住院治疗报销一半外,还有结余。使农民在医疗上得到最大的实惠。她通过多年的实践,在解决山区群众缺医少药问题上,探索出一条新路子,为山村的医疗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被苗乡群众亲切地尊称为健康保护神

农村合作医疗不仅在国内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而且在国际上也得到了好评。19745月,在第27届世界卫生大会上,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受到第三世界国家的普遍关注,引起了许多国家的极大兴趣。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把中国农村合作医疗称为发展中国家解决卫生经费的唯一典范。联合国妇女儿童基金会在1980—1981年年报中称:中国的赤脚医生制度在落后的农村地区提供了初级护理,为不发达国家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提供了样板

1975429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以《她没有下战场》为题,刊载她的事迹。八一电影制片厂也专程到麻阳拍摄了以她为原型的电影《赤脚医生》《春苗》《野梦花》等电影。此后一顶顶桂冠接踵而至,她成了人民大会堂的常客,她的名字和部分事迹编入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71年出版的《中华群英录》录入了她的相关资料……

通过深入采访,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我见过的最多最完整的个人荣誉档案资料。可老人只说了一句话;我从来就没把这些当成是什么荣誉,这只是我的经历和回忆”!

她在说这话的时候,我发现她的眼睛是那么明净,那么清澈。清澈得像一泓没有受到过任何污染的山涧溪水,倒影着她身旁那高高的银杏树。(文获2015年湖南“寻找最美”全国女作家征文大赛优秀作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