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jingshijie
您当前位置:动静世界 >> 动静世界 >> 生命在于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

2014/8/15 19:02:42  严云海   【字体:

 

人体的生理功能始终在运动着,运动停止,生命即停止。这种运动是自然的、客观的,它可以维护生命,但不能维持健康。要使人体生理功能的运动始终充满活力,人们还必须以主观的意志去坚持运动(劳动)、锻炼。这种内应外合,应是“生命在于运动”的本质含义。

生命的质量包括生存质量、劳动质量和发展质量三个方面的内容。生存质量是指坚持锻炼,减少病痛,推迟老年期的到来,健康快乐地活着。提高生存质量,也意味着健康期的延长。劳动质量是指积极参与对社会有益的体力活动或脑力劳动,为社会多做贡献。劳动质量的提高,也意味着有效生命期的延长。发展质量指在健康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发挥自己各方面的才干和智慧。

从哲学的角度来讲,一切事物是一个过程,世界则是过程的集合体。生命也是一个过程,而过程就是新陈代谢,就是运动。

人体从一个受精卵细胞发育成复杂的机体,达到50万亿个细胞,组成人体十大系统,担负起呼吸、消化、运动、感觉、思维等各种复杂的功能。每个系统是由不同的器官组成,每个器官则承担各自的运动。如心脏的跳动、关节的活动。生命的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不变的,这种运动才是生命的真实含义。无论机体是在工作,还是在熟睡状态,心跳不能中断,呼吸不能停止,细胞代谢不能停止。所以说“生命在于运动”,不是光指跑步、游泳、打球等运动形式,还应该指哲学、生物学新陈代谢概念中的运动形式。

有生命就要运动

运动是生命的发条,锻炼身体是任何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延年益寿的重要法宝。

(一)运动获高寿,安逸多短命

我们在谈及运动与健康长寿的关系时,还可以从运动那里得到一些启迪。

美国阿拉斯加州一个鹿自然保护区,人们为了让鹿更繁盛,便把当地祸害鹿的狼群全部消灭了。但结果却事与愿违,失去了狼的追捕,鹿奔跑得少了,结果鹿的生活力降低,陆续生病导致死亡,鹿群不断地减少。在无奈之下,管理人员又从外地重新引入狼种。狼虽然在不断的追捕中吃掉了一些年老病弱的鹿,但使整个鹿群恢复了奔跑,从而使鹿健壮起来,充满了活力。鹿群恢复了生机,数量也得到了增加。为什么鹿群生活安逸反而衰退,遭狼的袭击反而兴旺发达?这是不停地经常运动的效果。由此可见,不运动和过于安逸之害。

有人做过实验,把刚出生不久的白兔、夜莺、乌鸦关在笼子里,不让他们运动,每天喂以营养丰富的食物,长大后,把它们放出来,兔子没跑几步就栽倒死了;夜莺刚飞起来,就从空中摔了下来,乌鸦还没飞到树上,哇哇地叫了几声就坠地死掉。经解剖,发现它们的心脏破裂,有的动脉撕开。这个实验有力地证实了“生命需要运动”这一光辉论断。

据生物学家考证:大象在野外生活可活到200岁,而关在动物园里的大象则活不过80年;野兔在野外可活15年,而关在笼子里的家兔只能活5年左右;牧羊犬可活27年,因为它常年在外奔跑,与狼搏斗,而家犬只能活13年。这足可证明,是运动延长了这些动物的生命,是安逸和温饱缩短了这些动物的生命。人也和动物一样,皇帝命短,邮递员寿长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凡是有生命的东西,都需要运动,运动是一切事物共有的属性和生存方式,生命则是蛋白质以运动形式存在的方式。运动贯穿生命的始终,是决定生命体存在时间的重要原因之一。只有运动,才能使人健康长寿。

(二)人生多需求,运动数第一

身体健康是老年人最大的幸福。一定的金钱物质只是保证健康的一个重要条件,但它不等于幸福,更不等于健康,人们一定要明白,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只有健康,才能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俗话说:“运动好比灵芝草,何必苦把仙方找。”运动是保持健康、延缓衰老的有效措施之一。所以,自古至今养生学上都积极主张运动。经验证明:体育锻炼胜过吃补药,健康长寿是在不断战胜病魔中实现的。

研究发现,久坐而运动不足的人容易发生冠心病,这些人每逢剧烈运动或紧张劳作,易出现心肌供氧不足,会引起心绞痛。当冠状血管内腔完全被硬化斑块堵塞时,心肌局部血流中断,供氧停止,即出现心肌梗死。专家认为,冠心病多发的危险因素主要是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运动不足、肥胖病、糖尿病。在这些危险因素中,运动不足虽然只是其中之一,但其他因素可从运动不足衍生而来。比如长期运动不足可导致肥胖和血脂增高,后两者又可继发高血压、糖尿病,造成了冠心病的多发因素。

运动和生命息息相关。研究证实,人3天不活动,力量下降5%,长期不活动,组织器官功能就会衰退,衰老就会加速。运动能使肌肉、骨骼弹性和韧性增加,使胃液的酸度、胰岛素、胆汁分泌保持正常并能改善消化系统功能,预防肠胃和内脏下垂。运动能使骨骼造血功能保持旺盛,保持肾脏功能正常,推迟衰老的进程。

大脑的信息传递速度,是区别一个人智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而体育运动有助于提高大脑反应速度,视神经细胞之间的信息联系更为复杂、周密而协调,从而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达到益智的目的。

其次,体育运动可以锻炼一个人的意志,培养人的毅力、韧性,消除疲劳。疲劳可以分为体力疲劳、病理疲劳和心理疲劳三种。过度劳累,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和乳酸含量增多,肌肉就会疲劳,这是体力上的疲劳。病理疲劳指机体发生了病变。而心理疲劳则是现代社会最复杂的一种疲劳,绝大多数的疲劳,是由心理压抑沉重等因素造成的。很多事实证明,从事体育锻炼是改善和消除心理疲劳的最好方法,它能使心理疲劳转化为易于恢复的体力疲劳。

坚持锻炼,增强体质,可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有些病可不药而愈。如果自身抵抗力很弱,即使吃再珍贵的药和什么“秘方”,恐怕也会无济于事。锻炼身体,是任何其他方法代替不了的长寿“法宝”。

病理学家从数十例解剖中发现,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是动脉硬化。动脉硬化在脑力劳动者中的发生率是14.5%,而体力劳动者仅为1.3%,两者相差11倍。我国第四军医大学对40名长跑老人多年的跟踪调查发现,经常锻炼的5060岁的老年人发病率低,其心肺退行性病变可推迟1020年。运动最明显的作用就是改善心肺功能,增强肌肉组织力,促进骨骼强化,加强关节韧性;另外还可调节神经、陶冶情操、抑制忧郁症发生。可以说,目前还没有一种更好的方法能像体育运动那样使老年人青春常在。

没有运动习惯的人,一定要确立起运动健身的意识,并付诸行动,坚持下去,向每一日争健康、争寿命。

(三)益寿靠勤劳,懒汉必夭折

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为探索运动与寿命的关系,进行了大规模调查研究,得出结论:“运动一小时,延寿一小时。”他们发现,单是年老不会致人衰弱,而那些缺乏运动的老年人才会衰弱。自然老化只是身体衰退成因的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二的成因是缺乏运动。60岁以后,常常运动仍能增强体能和躯体的灵活性。90岁以后做运动,肌肉力量可增加12倍。骨骼退化,特别是妇女的骨骼退化,是身体向岁月屈服的另一种迹象。妇女过了35岁,骨质就会以每年减少1%的速度流失。医生对此束手无策。但是,其实只要经常运动,就可以改善骨质状况。

很明显,运动的最大成效不是永葆青春,而是减轻老化的各种影响,经常运动的人老化得最慢。德国哲学家古菲兰有句名言“世界上没有一个懒汉是长寿的”,我们可以从长寿老人中得到验证。

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情况表明,百岁寿星大多分布下山区农村,这除了与环境等其他因素相关外,勤劳不懈应是一个重要原因。在新疆百岁老人中,终生从事体力劳动的占95.5%,他们普遍从青少年时起就参加体力劳动,白岁后,他们大多数仍然健康,生活可以自理。如温宿县有个女寿星,叫克尼吉·塔力士,是一位劳动能手。她在118岁时,除栽树、养花、种菜以外,还养了两头牛,一头毛驴。每当葡萄成熟季节,她还亲自赶着毛驴到集市上出售葡萄。这位女寿星曾经在1989年被评为全国“健康老人”。

我国广西巴马县长寿老人,一般10多岁开始劳动,7080岁高龄时仍在坚持农业生产劳动,90岁以上的老人,30%能生活自理,60%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广东省老年医学研究所等单位,曾对广东177位百岁老人进行老年医学综合性调查,其中男性18人,女性159人。结果发现,96.61%的老年人从少年起就从事不同程度的劳动,其中16人直至调查期间还能参加一些轻微劳动。体力劳动和健身运动是健康的源泉,也是长寿的因素。

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圈子沟镇南园村有一位109岁的老翁叫孟次礼,他自幼练字、习武,练就一手好字和一身好功夫,谈起长寿之道,老人讲:一是心宽量大,二是与人为善;三是多运动。他80岁才见老,90岁还在挑水干杂货。

现状都市也有不少百岁老人,他们之所以能享高龄,无不得益于持之以恒的健身运动。

曾任国民党第二十集团军中将政治部主任,19477月闻名中外的南京“哭陵”总指挥黄鹤,在100岁高龄时仍身板硬朗。他的长寿之道,一是坚持身体锻炼,打太极拳,散步;二是参加轻微劳动(种菜),体味劳动之乐。他曾赋诗抒发心境:

自种菠菜作羹汤,大蒜青葱分外香。

最喜夕阳红似火,再添百岁又何妨!

在国外,许多寿星,即使在百岁以后仍坚持劳动或运动。土耳其东南部加齐安泰市有一位116岁高龄的园林工,当地人亲昵地称他为“老小伙子”。这位名叫穆斯塔法·沙汉的老人曾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此后长期赶马车为生。在他103岁时被吸收为加齐安泰市园林局工人。他出门时,宁可以步当车,他的乐趣是在花圃里忙碌。沙汉老人说,他从不愿在家闲坐,每当那种时候总感觉到死神即将来临。

日本长椅有一位叫奥山虎的寿星,103岁仍然是马拉松长跑健将。他原是一个山区送报工人,工作了50年,每天都跑几小时的路。这份工作锻炼了他,80岁以后还能爬山越岭,派送报纸。这个市每年举行一次马拉松赛跑,这位老人共参加了19次。现在他每天坚持锻炼,立志在有生之年,每年都能参加马拉松赛。

与此相反,我国历史上曾出现了一个短命群体,这就是“皇帝多短命”。

从我国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君王开始,到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为止,经历了4000多年,大约有67个王朝,其中有446位皇帝。在如此众多的皇帝中,活到古稀之上者仅9人,占皇帝总数的2%,也即98%的皇帝是短命的,他们的平均寿命只有42岁。而未过半百的有142人,其中404929人,303948人,202934人,不到20岁的31人。

一般开国皇帝享有中寿,而他们的子孙寿命却越来越短,一代不如一代。如明朝光宗朱常洛在登基做皇帝前,四肢无力,身体一直虚弱,正式当皇帝后还得以孱弱之躯亲理政事,精神劳累。加之卧室厚养,身体得不到锻炼,一天天地虚弱,同时郑贵人讨他欢心,一次进给他美女数人名,他退朝后每天沉浸在女色之中,不久卧床不起,即位仅一个月便死去了,死时年仅37岁。清朝咸丰皇帝也是如此,由于缺乏锻炼,迷恋美色,年仅30岁便一命呜呼。

作为“一国之君”的皇帝,其寿命不及平民百姓,这强烈的反差,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启迪。(文摘湖南科技出版社20129月出版《长寿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