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jingshijie
您当前位置:动静世界 >> 气功天地 >> 中国古代士人练养气功相当普遍

中国古代士人练养气功相当普遍

2012/11/12 18:50:27  杨盛标   【字体:

  关于气功的渊源及其发展,一般人不仅寻根佛道,而且认为仅在佛道。因此,若论达摩面壁、老子得道,几乎无人狐疑是其修炼所至,其实绝非仅然,儒者士人同样普遍练养气功。
  事实上,孔子弟子多习武练功,其学生子路就是一位武艺高强的弟子。孔子本人亦膂力过人,他所使用的弓箭,一般人是拉不开弓的。武功,除了外练筋骨皮外,更重要的是内练一口气,从精气神上下功夫,所谓“习武不练功,老来一场空”的“功”,指的就是内功,一种武家气功。
  佛讲空,道讲虚,儒讲实,其最高境界,文化上却是同源相通的。因此,从更高的层面上讲,儒释道三教合一,正是大本大原相通相融的结果。也正因于此,气功才不仅是佛道的专利,中国历史上,除了佛道,还有巫、儒、兵、法、农、杂、阴阳等多家文化传承,它们都与气功有着密切的关系,只不过表达方式各异罢了。在孔子看来,仁义礼智信,修行之人,仁者不弃,义者不污,礼者不自高,智者不诤,信者不妄言。其“智者不诤”与老子的“大道无为”则是不谋而合。而佛家《金刚经》则认为,无诤,是三味人生的第一修为,修行之人,贵就贵在澄其心而自清。道家所谓的真人则认为,心清意静天堂路,意乱心慌地狱门。可见,儒家所练养的气功,是另一种境界,是孟子所说的“养浩然之气故不动心”的那种境界。
    儒家文化,士人作为其重要的一个阶层,最具代表性,然而,他们也普遍习练气功。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静生诗》中对入静做了深刻描绘,他写到“负喧闭目坐,和气生肌肤。祁似坎醇醪,又如蛰若劳。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旷至妄所在,心与虚空俱。”文学家如欧阳修、苏东坡、陆游等均成练功的积极分子。欧阳修在《删正黄庭经序》评价养生术时说:“其术虽本于贪生,及其至也,尚或可以全形而却疾。”这是他反对宗教气功中贪生、迷信色彩的同时,对气功的祛病延年作用的公充评介。苏东坡一生对中医和气功都十分热心提倡,且处处身体力行。“苏沈良方”记载他和沈括的医学和气功研究的成就,至今,苏州一带尚流传他所编练的“香泉气功”。陆游为文学家中之长寿者由于习练气功,年近九旬而仍精神十足。一生著诗万余首,其中不少有关气功意境的描写。一代名相范仲俺在积极参知政事的同时,于气功锻炼也颇有体会,他所新作的三首词《鹧鸹天》颇有见地,他在《鹧鸹天》一首词中就这样写道:“人人都说水中全,尽向凡铅池内寻。谁识全凭真火制,水重半斤火半斤。一昼夜,十二辰,风火连天不暂停。太上当年说分明,炼铅如粉又如尘。”这里,陆游把一个丹家功法描写的十分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