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jingshijie
您当前位置:动静世界 >> 动静世界 >> 李平《大成功》论动静

李平《大成功》论动静

2012/11/12 18:42:54  光子  本站原创 【字体:

    李平《大成功》认为,大成功是由大成拳发展而来的,属于武家气功。在《大成功》看来,动是形式,静是内容,对动与静的追求应该持功法自然的态度。
    关于动,《大成功》认为,练功应坚持一个以动代静的原则。
    所谓以动代静的原则就是指,“形不破体,意不着象”、“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不动之动才是生生不巳之动”。这就是从外动到内动的过程。练功时,要静中处动,动中处静,动静处中。中医学讲“阳主动,阴主静,人体阴阳随之消长而趋于平衡,达到阴平阳秘。”此时,机体气血逐渐充盈,全身均会产生麻、胀、电击、针刺及蚁走等感觉,这些现象就是通常所说的气感。习功者渐渐进入如醉、如痴、如迷的气功态。当由外动达到内动的境界时,也就达到忘我的境地。即所谓“内念不外游,外缘不内侵,内无身心,外无世界的虚无境地。”
    以动代静的意念活动是设想身体处在齐腰深的缓流的水中,既不能象中流砥柱似的一动不动,也不能随波逐流地乱动。而是有一种在水流冲击下的微动,身体有一种漂浮感。水流从前边来,身体的重心略向后移;水流从后面来,身体的重心略向前移。水流又似大气,习功者则有“我在气中,气中有我,我和大气相呼应”的感觉。这个运动也叫做“水浴运动”。
    但是,动不是目的,目的在于静。所以,以上所述,都是诱导入静的意念活动。“入静”在各派气功中部是至关重要的。
    关于静,《大成功》的观点是调心使精神集中,因此要求做到聚精凝神,以静制动,讲究瞬间摧力,而对待静的追求则应顺其自然,不可强求做作。
    在《大成功》看来,调心使精神集中在各种流派的气功中都是至关重要的,都是起着主导作用的,都是衡量能否达到气功态的标准之一。 精神集中就是“调心”、“入静”的具体内容。也就是要求习练者达到排除杂念、万念归一的入静状态。这个入静状态,实际指的是意识的静化,也就是要尽量地洗涤情丝和尘俗万虑,去掉恶性刺激,丢掉一切忧愁和烦恼。
    但是,这里所说的入静,决不是绝对的、纯粹的入静,象佛教所倡导的“四大皆空”,而是相对来说的。
    大成功强调入静,绝非是说练功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处在绝对入静状态中。入静分浅入静和深入静。浅入静,就是我们说的不强求入静,就是做到去掉恶性刺激,保留良好想象,练功时出现的各种思维做到来者不拒,去者不留,模模糊糊,汉有负担即可。深入静,则是指进入“内无身心,外无世界”、“内念不外游,外缘不内侵”的境地。
    大成功同时又强调“不强制入静”,在习功时,能静则静,不能静时也不必勉强。对初学者来说,只要做到三分之一的休息态,三分之一的放松态,三分之一的气功态,就可以说已经“入静”了。
    在练功时,深入静,有二三分钟即可,其余时间只要求进入浅入静状态。就犹如在八小的睡眠中,绝对的睡眠状态只需要五分钟一样。只是,不论怎样,入静时必须净化意识,意念单一,以一意代万念,这样,也便做到精神集中了。
    这种引导入静的意念活动是以假想、假借做媒介,使自己惭惭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但假借必须单一、固定,不可反复、多变。也就是说,如果选用“返婴儿、寻天籁”的意念活动入静,就不要再幻想身处美景之中。
    当然,练大成功,不是要一动不动,而是由外动发展到内动的锻炼过程。以“动”为诱导,逐渐起到排除杂念的作用。也即由自觉、自主的运动发展到本能的运动。外动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良性诱导入静的手段。因此,追求外动就错了,特别是无休止的妄动,不仅没有好处,反而有害,因为它会将真气动散了,而由自然的外动诱导排除杂念、精神集中,从而达到内动。所谓内动,也就身体内五脏六腑的运动,体内真气循经络的有规律运动,这时,身体就产生了良好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