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jingshijie
您当前位置:动静世界 >> 名人轶事 >> 名人轶事 >> 张广德论养生与长寿

张广德论养生与长寿

2012/11/12 20:54:07     《导引养生功功理》

张广德
张广德

  一切生物都有生长、发育、成熟、衰老、死亡的过程,人类也不例外,生——老——死,是生物的客观规律。那么,人的正常寿命究竞有多长时间呢?国内外学者已有过许多科学的论述,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祖国医学的经典《内经·素间》中指山:“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则可“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2.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也曾说道:“动物凡生长期长的,其寿命也长”。
  3.科学家普丰则提出一种“寿命系数”,按照自然法则,动物特别是哺乳动物,其寿命应该是生长期的5-7倍。人的生长期为20—25年,因此,人的正常寿命应是125-175岁。
     4.生物学家们认为,按照生物学规律,哺乳动物的正常寿命,相当于性成熟期的8-10倍,如果人的件成熟期为14-15岁,则人的正常寿命是11 2岁-1 50岁。
  5.近年来,生物学家经过研究证明,以细胞分裂次数来推算人的寿命年限,人体约有50万亿个细胞,自胚胎期开始分裂50次以上,从而推算出人的最低寿命至少是110岁。
  可是,从古至今享尽天年的人不多。过去是“人生七十古来稀”,如今虽然“人生七十不为奇”,但是大多数人仍然是年50而衰,而度百岁乃去的人寥寥无几。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先天的遗传基因,有后天的养生方法,还有环境、空气的污染、放射线和食物中毒因素的影响等等。然而,在这些原因中,后天的养生在能否长寿问题上是起着关键性作用的。那么,养生主要包括哪些方面?怎样做才合乎养生之道,可使人享尽天车呢?

    一、养性
  什么是养性?养性就是指精神修养。我们很多老同志,早晨起来到马路旁、操场上做操、跑步、打球等等,这都属于肢体锻炼。养性和肢体锻炼不同,它是指对人体内环境的锻炼。中医把养性看作是养生的核心。我国古代医学的经典著作《内经》说:“积精全神是养生大法”。《素问·上它天真论》说,“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又说:“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都是讲的安静和谐的精神状态.可以使人少生病,不生病,不求寿而自延。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有50%-80%的疾病与情绪异常有关,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支气管哮喘、冠心病发作、高血压、甲状腺机能亢进、头痛、失眠、癌症等等,都无不与情绪异常有着直接关系。例如,有的人本来没有病,可是由于他整日疑神疑鬼,担心自己有病,结果真的有了病。有些人确实有病,但他满不在乎,不以为然,结果病却自愈。这都是由于人的精神和情绪不同,对人身体上也产生不同的影响。如:一位苏联女病人,因为吐出一条蛔虫以后,便总以为自己肚子里有很多蛔虫,终日焦虑不安,从而身体日渐消瘦。医生怀疑她患了癌症,进行别剖腹手术,但未见肿瘤,于是将刀口缝合。病人以为蛔虫已彻底清除,格外高兴,从而睡眠、食欲大有改苦,体重增加,可是.在一次查房中,于由一位年轻的实习生,出言不慎,暴露了真相,该病人又从此一一蹶不振,焦虑不安起来,不久便死去了。
  1985年在美国洛杉矾的一场足球比赛中,有6位观众发生腹痛,而分别找到了球场的医生。医生认为他们是喝了看台下的自功售货机出售的软饮料造成的急性食物中毒症。这位医生出于好心,在广播中宣传说.这种饮料对健康有走险,请大家不要喝,因为已有一些观众发生了中毒。话音刚落,体育场里立即变成呕吐和呻吟声,当即有200多人被立刻以“食物中毒”送进医院。几十分钟以后,经卫生检查机关认真检查,郑重宣布,这种饮料完全符合卫生标准。这时“食物中毒”人的症状竞一扫而光,球赛正常进行。
  我国某医院里,同时住进两位病人,一位是肺结核患者,一位是肺癌息者。由于医务人员工作上的疏忽,把两人的病例搞颠倒了。肺结核患者听说自己患了肺癌,悲痛万分.思想包袱过重,不久就死了。而肺癌患者,听说自己不是癌症,心情舒畅,精神乐观.其结果癌症有了明显地好转,处在长期的带癌生存之中。
  这些实例充分说明,不同的情绪能够给人带来不同的影响。难怪有的医学家说,一切对人不利的影响当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就算是不好的情绪和恶劣的心情。因此,我们必须把养性(即精神修养)看得和肌体锻炼同等重要,甚至重于肌体锻炼。

    二、畅怀
  畅怀,就是指心宽,乐观。人能经常保持乐观,不仅能够使身体健康,而且还可以治病。下面说两个故事:
  丑角进城
  英国著名化学家法拉第,年轻时身体很弱,加上用脑过度,他经常头痛、失眠,身体越来越坏。—位著名医生劝他,“请你记住这样一个谚语,‘一个丑角进城,赛过一打医生’。”法拉第很受启发,便经常去戏团看丑角的表演,常常被逗得捧腹大笑。这样,他的精神和身体就在笑声中不知不觉地有了明显好转,在科学发明上创造了惊人的奇迹。
  老中医的高明医术
  清代有一位八府巡技巡按,思了精神忧郁症。  —天,他到外地巡察,旧病复发。地方官给他请来了当地有名的老中医。这位老中医询问了病情,观察了气色,又认真地切了脉,然后一本正经地对他说;  “大人得的是月经不调症”。巡按听了,不觉哈哈大笑,连说医生糊涂,然后拂袖而去。以后每当池想起此事,就大笑一阵。几年后他的病完全好了。当这位巡按大人又路过此地,找米这位老中医想取笑一番时,老中医却说:“治你这种精神忧郁症,没有灵丹妙药可服,  只有经常发笑,才能治好”。巡按大人听了,  十分敬佩这位老中医的高明医术。高就高在对症下药,用笑声来治病。
  这两个故事,从不同的侧面说明了笑在养生祛病中的重要作用。难怪古人云;“最能笑者最健康,最乐观者最长寿”。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这样的谚语:“笑—笑,十年少,笑十笑,百病消”。这话听起来好象有些夸张,但从医学上讲是有科学依据的。笑是一种愉快的反映,是喜悦的外部表现,笑能缓和紧张情绪,使人气血调和,心情舒畅,可以使有病的脏腑组织所引起兴奋的皮肤区域得到改善,从而散发心中的郁闷。还可以放松肌肉,扩张胸肺,改善肺部和脑部的血液循环.有利于睡眠,促进食欲等。据调查,八十岁以的长寿者,有96%的人是乐观土义者。所以人们欲得长寿,就必须慈颜常笑,笑口常开。慈颜常笑青春在,笑口常开得永年,是有道理的。
  然而,笑包也应该适度,不能暴喜狂笑,大笑不止。否则也可使人生病或使病情加重,严重者还可致死。如1981年中央电视台转播我国女排争夺世界杯赛冠军的比赛。某市教育局—位副局长,看到我国女排荣获冠军的场面,高兴到了极点。就在拍手叫好的时候,他的冠心病发作了,经医院抢救无效去世了。《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也是乐极生悲的故事。再如:《岳飞传》中金兀术被牛皋活擒,牛皋骑在金兀术的脊梁骨上大笑道:“金兀术,你还有被俺擒住之日吗”?金兀术回转头来,看了看牛皋,圆睁两眼,大吼一声:“气煞我也”!当即怒气填胸,口吐鲜血而死。牛皋哈哈大笑,一口气不接,竞笑死在金兀木的脊梁骨上。这就是气死兀术,笑死牛皋的历史故事。
  过度地笑为什么能使人发病,丧命吸呢?中医认为,暴喜过度,能使人气血涣散.神不守合。神不守舍,则失神狂乱,严重者能丧命。这就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所说的“过喜伤心”。
   
  三、止怒
   中医认为,怒有发泄的功能,在一定条件下,有助于肝气曲琉泄条达。但是大怒,中医测认为,“怒伤肝”。一个人如果大怒不止,肝气上逆。肝气上逆,血则随气而上涌。因此,会出现面红、耳赤、气逆、吐血,甚至死亡。《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三气周瑜,使周瑜身亡。《岳飞传》中的金兀术被气死等,都是由于他们大怒不止而造成的。其实,怒何只伤肝?大怒不仅伤肝,还可以伤心、伤胃、伤脑,引起血压升高、心血管及脑血管发生意外,甚至可导致癌症。美国留普金斯研究所对1984年毕业的一批医学院的学生曾进行调查,并根据他们对问题的回答,把他们分为三种性情:“阿尔法”型谨慎、含蓄、知足、安静;“贝塔”型有自发性、积极、开朗;“伽玛”型情绪易波动、急躁易怒、不知足、不想知足。三十年后这个研究所又对这批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属于“伽玛”型的人中有77.3%患了癌症、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良性肿瘤;属于“阿尔法”型的人中有25%,属于“贝塔”型的人中和26.7%患有上述疾病。因此经常发怒、急躁、情绪波动,对人体极为不利。
  有一位叫王春和的退休老工人,因他儿子和别人打架吃了亏,非常恼火,不听劝阻,硬要报仇,提起木棒就向对方打来。可是,就在他举棒将落时,顿觉天旋地转,栽倒在地,经抢救无效,一气之下丧了命。这就是发怒给人带来的不幸。所以一些善于养生的人很重视制怒.他们遇事不怒,宽容大度。象大肚弥勒佛的对联一样,“大肚能容容世间难容之事”。怎样制怒呢?制怒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宋儒谢上蔡,其师问他,“你最近有何进步?”答:“二十年治疗一个‘怒’字.稍有好转”。可见其难,制怒虽难,但还是有办法的:
  第一是避免——就是想尽办法不发生纠纷。
  第二是转移——一旦未能避免,纠纷引起来了,就应尽快躲开。
  第三是吐露——找知心朋友和亲人倾诉自己的委屈,求得安慰。
  第四是谦让——理智地让步,既对工作、团结有益,又对身体健康有着不可估量的好处。
  第五是忘却——致力了事业、爱好,忘却烦恼。
  第六是想象——放宽心胸,进行自我安慰或自我排遣。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举几个日常生活当中你、我、他都有可能遇到的例子,比如:你刚刚做好一盘红烧鱼,放在桌子上,不料被猫叼走了。在这种情况下,你怒不怒?从养生这个角度来看,就不应该怒。因为你怒,猫也叼走了鱼,不怒.也叼走了,怒又有何用?只能对身体不利。这时一定要想得开;猫不是把鱼叼走了吗?我再买一条不就行了,何怒之有!这就是自我安慰。我们就需要学会这种本领。不然的话,身体不知不觉中就会受到不良影响。再举一个例子,同志之间,工作之间,这样或那样的矛盾会随时发生,有时竞闹得不可开交,在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我们又如何对待?我说:也应该制怒。制怒的办法,就是谦让、让步。要有严以责己,宽以待人的精神。俗话说:“责已者心宽,怨人者易怒”。什么事都埋怨别人的人,肯定爱发脾气。这时只要冷静地想一想自己在哪些地方做得不对,心情很快就会平静下来;何怒之有l正如汉代人东方朔所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举大德,赦小过,则有道而甚焉”。东方朔这段话,周总理在世时,曾经引用过。用来教育我们正确地对待同志,正确地对待自己。还比如;你做了很多的好事,可是,有人就是无中生有地诽谤你,你应怎样对待?我说应该闻诽谤而不怒。如果闻诽谤而发怒,你虽有伶牙俐齿,巧白力辩之能,但却如春蚕作茧,自取缠绵。如果闻诽谤而不怒,虽然谗焰熏天,但都如举火焚空,终将自灭。中国有句老话:“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历史是最公正的,这就是“心底无私天地宽”。总之,从养生的角度来看,遇到不高兴的事,一定要及时坚决制怒,即使是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也不该发怒,所以我们讲,制怒是非常重要的,谁要想长寿,就必须在这方面下功夫。

    四、莫愁
  常言道:“愁一愁,白了头,愁十愁,病没头”。由于忧愁太甚,而白头者不乏其人。传说春秋时期,楚国的大夫伍奢被楚平王无辜杀害,他的儿子伍子胥想替父报仇,出昭关到吴国借兵,不料,到了昭关之后,守关的土兵戒备森严,还画影图形捉拿他。正当伍子婿心急如焚,忧心仲仲之时,遇到了东皋公把他隐藏在后花园。可是,伍子胥万万没有料到,一夜之间,他的满头青丝竞然魔术般地变成白发,胡须也曰了,真乃发如三冬雪,须似九秋霜。伍子胥又悲又喜,凭着这满头白发,骗过了守关士兵,蒙混过关逃走了。这个传说可能有些言过其实。但说明了衰老与人的精神异常有着直接的关系。过于忧愁为什么能使人白头?我们知道,毛发的色素是出毛田黑色素细胞产生的,而忧愁可使毛田黑色素细胞的活性减少或消失,从而使黑色颗粒合成和聚积发生障碍,这时人的头发就变白。由于忧愁过度而造成的死亡也不罕见。电影《风流千古》中当陆游和唐琬忍痛离婚,以后又重逢沈园时,陆游情不自禁地在墙上题写了《钗头凤》这首令人悲痛的名词,唐琬看了经不起悲愤情绪的冲击,不久就死去了。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也是典型一例。她和贾宝玉相亲相爱,但由于封建社会的束缚,未能如愿以偿,当林黛玉听到贾宝玉结婚的消息后,悲痛欲绝,年纪轻轻就离开了人世。这是因为“忧伤肺”,悲哀过甚,则肺气抑郁,耗气伤阴的缘故。林黛玉、唐琬之死,告诉人们,人欲长寿,万勿忧愁。在这方面有的同志做得非常好,是我们的榜样。记得那是在1985年10月我在某市举办”导引养生功”辅导员培训班,结业式上组织一些老同志表演。正在这个时候,学员李老爱入去世了,我们都劝他赶快回去。但是他非要把这次表演汇报完了才走。他说:“亲人死了,能不悲伤,能不难受吗?可是,悲伤,难受又有何用呢?不仅不会使死者复活,反而会给我们活着的人造成新的不幸,这不又给我们的下一代增加更多的困难,更多的痛苦吗”?就这样,老李一直坚持表演完才回家。临走时老同志还风趣地说:“练功别用劲儿.回家别找事儿,千万别生气儿,遏事别着急儿,吃点亏儿,受点气儿.糊里糊涂过一辈儿”。我说:“老李,你的导引养生功真是学到了家,应该得一百分”。不容易呀!象这样的忧伤悲痛,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怎样对待?李老就是我们的榜样。

    五、信寿
  信,是指信心。寿,是指长寿。信寿,就是我们要有信心达到长寿,享尽天年。人到了老年,由于生理上的变化,导致机体各组织器官机能衰退,免疫力下降,从而易犯这样或那洋的疾病。心理上也会随之产生孤独感、老朽感、末日感  终日忧心忡忡,意气消沉,面对风烛残年悲伤不已,发出“可怜白发生”的感叹。这是自我意识衰退的表现.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是一种危险倾向。古人云:“慑老老转迫,忧病病尔缚,不畏复不忧,是除老病药”。意思是说,你越怕有病,病越缠着你,你越怕老,老就越来得快。如果对于疾病一个怕、二不忧,身体就会健康,因此,树立长寿的信心,对老年人来讲是非常重要的。生命科学虽然早已揭示,年华不能复返,长生不老是不可能的,关键在于我们是不是积极地进行自我生命规划。从某种意义上讲,实事求是,积极争取,你打算活多大年纪,就有可能活到多大年纪。这不是唯心论,而是精神对人体上的物质作用,马克思曾经说过:“—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这就深刻地告诉人们,好的精神状态,是可以转化为获得长寿的物质力量的。战围时期,唯物主义的思想家苟况,不相信人的寿命是由“苍天”决定的。他认为主观的努力,能使人长寿。他说:“养备而动,则天不能使之病。……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告诉人们,要想不生病,一方面要加强保养,另一方面要注锻炼,否则,就不会有一个健全的身体。因而他充满信心,勤于锻炼,享年75岁。这在当时可算是长寿之人了。像苟况信寿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举不胜举。三国时期的曹操,他曾经写过一首《龟虽寿》的诗:“……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也是说人的寿命长短,不仅仅取决于自然,还取决于自我保养,才能延年益寿。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坚定长寿信心,属于一种积极肯定的情感,而这种积极肯定的情感,能使人产生愉快和轻松的情绪,有益于人体各种激素的正常分泌,有利于调节脑细胞的兴奋性,有助于促进机体中的血掖循环,还可以激起人们与疾病和衰老斗争的勇气,从而锻炼意志,陶冶情操,达到长寿的目的。那么,坚定长寿的信心,这种积极肯定的情感从何而来呢?我们说,积极肯定的情感,来自于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事业的追求。宋代宰相李纲,在他晚年肘,曾以《病牛》为题写了一首诗:“耕犁千顷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赢病卧残阳”。李纲是抗金的名将、主战派,对大宋王朝是有贡献的。他在诗中说,使全国的老百姓都能够吃得饱,就是累得他筋疲力尽,身体多病、骨瘦加柴,也心甘情愿。这是李纲对生活的热爱,对事业的追求。
  叶剑英同志,在他80岁高龄那年,写了一首《八十抒怀》的诗篇,结尾两句说:“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也正是这种积极肯定、坚定长寿信心的写照。许多的老前辈,现己征垂暮之年,虽然离休、退休了。但他们革命意志弥坚,人老心不老,人老不服老,仍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余热,这正是有信心获得长寿的表现。正如1986年7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的《老同志的新课题》文章中听说,“近几年已经有一百多万老干部从第一线退下来,……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出适应的安排。重要的是自己的精冲和精力,寄托于某一种对社会有益,为社会需要的活动,不使自己处于一种与世隔绝的封闭状态”。这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也是人们长寿的需要。

    六、淡饮
   饮食是物质代谢的基础,人要活着,就得吃饭,就必须有足够的营养供给。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包括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等。如果每餐都将其搭配得合理,就能够保证和促进身体的健康。根据专家们研究,成人的膳食糖类应占总热量的70%,蛋白质占10—15%,脂肪占20一25%。老年人与中年人不同,基础代谢有所改变,由于活动的少了,不需要很多的热量。所以,不需要过多的吃淀粉(碳水化合物)。美国学者认为,老年人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55—60%,其次应少吃动物脂肪,可食用豆油、芝麻油、玉米油等,因为动物脂肪含胆固醇较高,如果体内胆固醉过高,超过正常水平,就会堆积在冠状动脉和脑动脉的内膜,形成粥样斑决,使血管壁变厚,弹性降低,从而使心肌缺血、缺氧,轻则心绞痛,重则造成心肌梗塞,或脑部缺血、缺氧,引起四肢麻木,半身不遂,严重者还有生命危险。因此,不宜过多地吃含胆固醇较多的食物,如蛋黄、肾、肝、奶油等。但也不是绝对不吃,因为胆固醇、甘油三脂等脂类物质在体内有双重作用,有不利的一面和有利的一面。象脑、肝、肾等体内许多器官,甚至每个微小的细胞膜,都离不加固酵。据营养学家计算,一般人每天食物胆固醇摄入量控制在300毫克以下为最好。营养学家还计算出,即使你进食100毫克的食物胆固醇,最多也只能使血胆固醇暂时增高6毫克/100毫升,约相当于健废人总血胆固醇的3%。可见,适当吃些含胆固醇的食物,如每天吃上一个鸡蛋、喝上半斤牛奶是完全必要的。老年人饮食中要有充分的蛋白质,除了吃适量的蛋类、牛奶之外,还可以适当多吃豆类食品。豆类食品富含蛋白质35%左右,而且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是老年人最理想的蛋白质食品。此外,维生素、无机盐等也是不可缺少的,这可以从食物、特别是水果、蔬菜中取得。总之,老年人的饮食应以清淡为主。正如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所说:“紫驼之峰玄熊攀,不如饭豆羹芋魁”。他还在“食粥”诗中说:“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七、节欲
  关于这一点中西医的观点是不一致的。这里我只从中医的观点来阐述这个问题。性反射是人三大本能反射之一,它保证着种族的繁衍和人类的发展。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性生活是人类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掌握的适当,对男女双方的健康,家庭和谐,促进幸福都有积极的作用。
  但是,在练功治病期间,患者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养生锻炼中来。老年人由于性功能减退,在这方面尤应引起重视,这对病患者旱日康复,对老年人延年益寿有百益而无一害。《黄带内经》讲;“房劳过度则伤肾”,它是劳伤致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明代的光宗皇帝,身体本来就不好,他父亲神宗的妃子郑贵妃为了讨他的欢心,一次进给他美女数名,不久他就卧床不起,即位仅一个月就病故了。类似的例子,在历氏帝王中屡见不鲜。他们身居宫廷,吃有山珍海昧,穿有绫罗绸缎,休息有亭台楼阁,可谓应有尽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可是为什么他们偏偏短命呢?短命的原因很多,但他们纵酒欲,贪女色是其主要的原因。
  翻开我国两干多年封建社会的历史,在二百多位帝王中属长寿者也是有的,如清代乾隆皇帝就活到88岁,世称帝王寿魁。乾隆为什么能长寿呢?这和他善于养生是密不可分的。据一位御医的后商讲,乾隆的养生之道可归纳为十六个字:吐纳脏腑,活动筋骨,十常四勿,适时进补。其中的“四勿”是:“食勿言、卧勿语、饮勿醉、色勿迷”。一语道出了乾隆长寿的奥秘.正如明代医学家张景岳所说:“欲不可纵,纵则精竭,精不可竭,竭则真散,……故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控.身健则病少”  (《张景岳·类经》)。
  祖国医学认为,精是构成人体一切组织器官的基本物质,也是人身原气的物质基础。精为神之宅,有精则有神,不易受病,精伤则神无所舍,从而卫外无物质保证,就易受外邪侵犯而致病。因此,古今练功家对此都很重视。有一首《善身歌》很值得提倡:“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会用三宝天地通”。精气神、就象日月星、水火风一样宝贵,人如果会用这三宝,就可以获得长寿。也有人用这样的话告诫人们:“酒色财气四面墙,人人都在里边藏,若能跳出躇外夫.不是神仙也寿长”.这话不无道理。

    八、律生
  律生就是生活规律。生活规律是人争取长寿的必备条件。我们都知道,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内在规律,我们生活着的地球,就是一个节律“王国”。一年四季有春、夏、秋、冬;一天之中有白天、黑夜,如此往复,循环不已。即使是冰天雪地,全年皆冬的南北两极,也有半年白天,半年黑夜的交替规律。地球上的生物,也显示出相应的季节和昼夜的变化。植物萌芽、生长、凋谢、枯萎;动物的冬眠、候乌的迁徒,都有它严格的季节规律。一天之中,生物活动也显示着明显的节律。比如:蛇麻花是凌晨3点开放,牵牛花在清晨4点,芍药花早晨7点,午时花是午时开放,夜来香是傍晚8点开放,花生叶是迎着朝霞开放,随着夜幕降临闭合,这是植物的活动规律。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最早发明时钟的并不是人类,而是大自然的本身。在人类发明钟表以前的漫长岁月里,大自然早已经用精巧的“活时钟”来计量时间了,这种“活时钟”被称为“生物钟”。人体内也有“生物钟”,人的许许多多的生物活动,都是受着生物钟的支配。心脏的跳动,肺脏的呼吸,血糖和一些激素的含量以及体温、脉搏、血压等,无不呈现着一定的节律。人体的抵抗力,在一天中的某些时候较强,而在另一些时候则较弱,以致使有些疾病在一天的某些时候容易发作。正如《灵枢·颐气一日分为四时篇》所说:“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朗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哀,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这就是说,早晨、中午、黄昏、夜半,人体的阳气存在着生、长、收  藏的规律,因而病情亦随着有慧、安、加、甚的变化。例如肺结核往往是在下午低烧;气管炎在夜间咳嗽频繁等。这都是“生物钟”在我们人体内的表现。老同志在未退离休之前,每天总是按时起床、用餐、上班、下班、休息、睡眠。由于数年如一日,总是如此,因此,就形成了“生物钟’。这个“生物钟”自它形成的那天起,就一直担负着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平衡和适应的重要任务,保证着人体各系统、器官机能代谢的正常进行,使人不易生病,生了病也会很快痊愈。现在一些老同志退休了,这就把多年来形成的“生物钟”破坏了。加上我国现行的退休制度还有一些不完替的地方。比如:今天还八小时上班,第二天一退休,就一点事也不干,这样强烈的突然变化,往往可以使人的性格发生突变,还会使人生病。所以现在医学上出现了“退休病’的术语。其临床表现,就是乏力,压抑和忧虑。这对老年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是一个沉重负担,它会诱发动脉粥样硬化,严重者尚可发生意外。如有一位煤矿工人,他在未退休之前,身体非常结实,不知道什么是病。然而他退休以后,由于他几十年建立起的“生物钟”给破坏掉了,而新的“生物钟”又没有及时建立起来,加上他不懂得养生,不懂得锻炼,从而身体机能每况愈下,周身血液循环发生障碍,经络阻隔不通,退体仅仅三年就去世了。这表明人保持规律的生活,使“生物钟”正常运转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建议大家最好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给自己的生活做一下安排。何时起居 、何时用餐、何时读书看报、何时料理家务等等,使生活尽量做到规律化,这是人们获得长寿的重要环节。有位离休干部是这样安排的:早晨5点起床,5点30分至7点练功,8点用早餐,9点30分至10点30分练书法,11点左右采购或做饭,12点用午餐,t3点至L5点午休,午休后读书看报1小时,18点用晚餐,19点看电视新闻联播,21点散步或轻度练功,z2点睡眠。
  109岁的老人廖富辉每天作息时间表也值得参考:
  4:00起床、洗脸、喝杯茶,伸肢展腰。
  5:30下四楼,步行1000米左右去茶楼吃早点(六个肉烧麦,一壶香茶)。
   7:00卧床休息一小时。
   8:00室内活动,看报或画册两小时。
   10:00吃点心(一环牛奶,冲一个鸡蛋)后,在室内自由活动,自我按摩。
   12:00午餐(饭一小碗,家常菜,喜欢吃鱼,但从不挑拣,有啥吃啥)。
   12:30午休一小时。
   13:30下四楼,去茶楼喝茶、聊天、吃点心(一块蛋糕)。
   16:00回家,卧床休息半小时。
   16:30室内自由活动:看下棋或与重孙对弈、聊天、看画报。
   18:00晚餐(一小碗饭  喝点汤,余无特殊)
   19:00看电视。
   22:00夜宵(糠水一小碗或面条一两)
   22:30睡觉。
  寥富辉老人的一天安排给我们几点启发:
  两少两多:即饮食上的“少量多餐”和睡眠上的“少睡多次”。他的一天吃五餐,每餐仅1—2两。这是符合老年人生理需要的。因为老年人的胃肠容量和对食物的消比化能力减退,—次不宜进食过多。廖老白天有三次小歇,每次约 一小时,这也是高龄人消除疲劳、振奋精神的好办法。
  适当运动:从廖老的日程表上看,在一天24小时内,老人的醒睡比例是3:1;动静比例几乎是1:1。除了早起后的伸腰、踢腿、 上楼、下楼和去茶楼吃茶点等活动外,就连坐在椅子上也是“旋膝盖“、  “搓涌泉”、  “擦大腿”,进行自我按摩。
  良师益友:电视机成了老人的良师益友,这是欢度晚年的精神需要,可以帮助老人了解世界动态,文化科学的进展,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增长知识,娱乐身心,寄托精神。

    九、忌烟
  要想健康长寿一定要忌烟。如果说吸烟还有一点好处的话,那就是它有一定的兴奋神经的作用,使人精神得到放松,获得短暂的轻快感。但是,由于烟草中含有尼古丁等20多种毒索,所以长期吸烟能导致慢性一氧化碳中毒,引起视力、听力、记忆力下降,还能诱发慢性气管炎、牙周炎、肾脏病、溃疡病、冠心病、口腔癌和肺癌等。所以,对慢性病患者,年老体弱者来说,忌烟是非常重型的。怎么样忌?主要看有否决心。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吸烟时几乎—根接一根,他的《资本沦》的全部稿费,都不够他吸烟用,后来医生劝他,“为了你的身体健康,请你不要吸烟”。马克思就断然接受了医生的建议,与烟绝了绿。在我们身边也有忌烟的典型,一位老同志曾写下“忌姻”座右销:“烟有毒,坚决忌悼;人有志,毫不动棍”。所以我们说,忌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关键是决心。

    十、少酒
  亲朋相会,故友重逢,佳肴席中,饮杯美酒,既可悦神爽志,又能释情助兴,这当然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不少人不是这样,他们或嗜酒作乐,或借酒消愁,常常是喝得酩酊大醉,岂不知“借洒消愁愁更愁”。如果长期狂饮,还对人的身体极为不利。我们知道,酒的主要成份是酒精,一般白酒含有47—53%的酒精。酒精对人体来说,不仅是一种毒物,而且具有强烈的麻醉作用。如果饮酒过量,酒精刺激胃壁会引起急性胃炎,出现忍心、呕吐、严重者尚可言行失常,不省人事。因此,过量的饮酒对身体是非常不利的。然而,对中老年人来讲,适当喝一点酒是有好处的,它能促进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增加胃中消化液的分泌,增进食欲,消陈疲劳和有助于睡眠等。正如著名的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所说,“酒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风,消愁遗兴,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亡精,生痰动火。”因此,我们说,酒能喝,关键是不能多喝。所谓少喝,一般来说。日饮啤酒不超过一升  葡萄酒不超过四两,65%的白酒不超过一两为最好。

    十一、足眠
  睡眠是生物的正常生理活动,在人的一生中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假如—个人寿高九十,就约有三十年在睡觉。睡眠是休息的主要方式,它能使人消除疲劳,恢复精力和体力,有益于身体的健康。因为睡眠时由于神经抑制过程可扩散到整个大脑皮层和皮层下,从而可使人体的生理活动降低到最低水平;脑的葡萄糖需要量减少,氧化速度降低,肌肉相对松弛,心脏跳动和血液循环减慢,血压下降,肺脏呼吸徐缓而平稳,新陈代跳降低,体温下降,尿量减少,胃液分泌增多,唾液减少等。这些现象表明睡眠是由消耗状态转向恢复过程,为人体活动积蓄能量。因此,每天保障充足的睡眠时间是非常必要的。有人说,人老觉少是正常现象,没有什么关系,这是不全面的。我们说,人到了老年,由于神经中枢的抑制过程减退,入睡较慢,觉轻易醒,每次睡的时间也可能比年轻人短些,这是事实。但不等于老年人就不需要足够的睡眠。《千金方》中就指出:“寝息失时,伤也”。实际上很多老年人的睡眠总对间并不比年轻人少。比如,老年人打瞌睡、爱睡子午觉(子时或午时睡觉)等。把这些零星的睡眠时间加起来,还可能越过年轻人的睡眠时间呢!当然.,一昼夜睡眠的总时间,老幼有别,人人不同,差异颇大,但一般来说,成年人(括老年人)的日睡眠时间保持在8小时左右为宜。
  如何使人睡觉充足呢?有人总结了“改善睡眠十八条”经验:
  1.技时作息,准时睡眠,建立起居规律。
  2.积极治疗神经官能症或各种引起失眠的慢性病
  3.睡前半小时不作剧烈的脑力或体力劳动。
  4.室内温度适宜,一般以10℃—15℃为好。
  5.晚餐进食不宜过硬或过饱,睡前不吃零食,但也不能空腹。
  6.保持被褥、内衣清洁干燥,枕头不宜过高或过低。
  7.睡前不喝茶或咖啡、可可,不抽烟喝酒,不吃有刺激性的食物。
  8.如果环境吵闹,睡眠时可用棉花堵塞耳道。
  9.不蒙头6不俯卧,可取右侧卧或仰卧。
  10.如果遇有情绪波动难以入睡时,应及时转移,如收听音乐、散散步等。
  11.睡前用温水泡脚10一20分钟,有助于睡眠。
  12.消除失眠的恐惧心理。
  13.适当做一些体力活动或轻度练功.
  14.睡觉时精神专一,减少思绪,可默默数数,由一到百,周而复始;可注意自己的呼吸等。
  15.失眠的人最后白天不睡觉,把睡眠时间集中到晚上。 
  16.躺在床上不思考问题,专心一意入睡。
  17.减少或消除失眠的诱因。
  18.适当服用安眠药。但因为安眠药有副作用,所以不能常用,用要谨慎。

    十二、酌补
  “补”是人们长期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养生方法之一。总的说来,有食补和药补两种。
  “酌补”是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区别对待进行调补。
  “食补”是平时饮食调养的重要方面。常言说,“罐头燕窝,不如多吃米模”。南宋著名诗人陆游说:“装踏出乐紫驼之峰玄熊掌,不如饭豆羹芋魁”。都是讲:“药补不如食补”。这是因为各种食物不但含行多种营养素,为人体所必需,而且每一种食物对于防病和治病都各有特长。可以说许多食物本身就是药材。如:玉米的种子、花穗  叶、根均可作药用。《本草纲目》指出:玉米可“调中开胃”,其根、叶主治小便淋沥沙石。特别是花穗有很好的利尿、降压、止血、止泻、和健胃的作用。小麦作为药用,有养心安神的功效,内服可治烦躁不安,心悸失眠等症。《名医别录》说小麦“主除热,止燥渴咽干,利小便,养肝气”。稻谷有补脾、养胃、强身作用。红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的功效。黄豆有“宽中下气、列大肠、消肿毒”的功效。绿豆煮食有清热解毒、防暑止渴、调和五脏、消肿下气”的功效。
  猪肉有生津液、丰肌体、泽皮肤的功效,猪皮炼成胶有活血、补血等功效。牛肉、牛角、牛乳、牛黄都是很好的药材。牛肉补中益气,牛乳补气养血,牛角清热定惊、凉血解毒,牛黄清新开窍,清热豁痰。羊肉、羊乳是助元阳、补精血、疗肺虚、益劳损的佳品。兔肉是中老华人和肥胖症、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患者的理想肉食。鸡的肉、肝、肾、心、胆、脑、血、油和蛋均有医疗价值:鸡肝补肝、肾,鸡心治心悸,鸡肾治耳疾,鸡胆清热毒,鸡脑治多梦,鸡血能安神,鸡油疗脱发,鸡内金主治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停食等,蛋清有清热解责、消炎的作用,蛋黄有温胃、镇静之功效。
  水果的医疗健身价值也不小,被誉为“百果医百病”。比如:西瓜有止渴、解暑、泊烦、利咽、清热、止痢等功效。葡萄有利筋骨、治湿痹、益气补血等功效。苹果有补心益气、生津止渴、健脾和胃的功效。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养血生肌、润肺去燥之功效。桃子有生津液和消积润肠活血等功效。山楂有开胃止疼、消食化积、软化血管、降脂降压的功效。柿子有清热、润肺、生津、止渴、去痰、镇咳等功效。柑桔有健胃、祛痰、镇咳和驱风利尿、止逆止痛、治疗高血压、心肌梗塞、脂肪肝功效。大枣,补中益气、滋脾土、润心肺、调荣卫、缓阴血、生津液、悦颜色、通九窍、助十二经、和百药的功效。核挑有健肾、补血、润肺、益胃之功效。
  再说蔬菜,它在人类的食物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人体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除了能提供人的营养,促进健康外,大多也能作药用。茄子有散血痈、消肿止痛、治疗寒热、祛风通络和止血等功效。
胡萝卜有降压、强心、抗炎和抗过敏的功能,对夜盲  营养不良、贫血、肺结核等症有医疗作用。黄瓜有清热、利水、除湿、滑肠等作用,冬瓜有利尿、清热、化痰、解渴等功效,对肾脏病、浮肿病、糖尿病患者大有益处。芹菜有健胃、利尿.镇静、降压的功效。韭菜有兴奋、散淤、活血、止血、通络等功效。菠菜有解酒毒、通血脉、开胸膈、止渴润燥等功效。番茄有清热解毒、凉血平肝、解暑止渴的功效。藕有醒酒、止血、散淤的功效。山药有长肌肉、补脾胃、止泄泻等功效,适用于虚劳咳嗽、遗精盗汗、妇女白带、糖尿病等疾病的防治。木耳有滋养脾胃、活血润燥等功效……。
   不难看出,“食补”在人体生命过程中的重大作用。因此,我们说,需要“补”的人,以“食补”为最好。正加《内经》中所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蓄为益,五蔬为充”。可使人健康长寿。
    “药补”是治疗疾病、滋养气血的重要措施,是促进身体康复之必需。《本草纲目》所载的补养药有近百种。有肯补气药,补血药,补阳药,补阴药之分。
   补气药有人参、党参、太子参、黄氏等,适朋于气虚无力 、失眠、心悸、头晕等症。
   补血药有阿胶、熟地、何首乌等,适用于吐血、咳血、便血、月经过多等失血症。
   补阳药有鹿茸、冬虫革等,适用于阳萎、遗精、早泄、遗尿、妇女崩漏带下等症。
   补阴药有沙参、玉竹、天门冬等,适用于阴虚内热、虚劳咳嗽、肾阴亏损等症。
  因此,人们服用补药一定要根据人体发病的虚、实、寒、热、表、里、阴、阳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药补的—般原则是,“虚者补之”、  “实者泻之”、“寒则温之”、“热则寒之”。绝不能不分虚实寒热,盲目进补。否则,不仅浪费金钱、药物,不能起到“补”的作用,还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或加重。比如体质属阳的人,如果再补以温、热性的药物,或是本来是阴虚的病人,却去服燥性强烈的补阳药,就如同火上浇油,会引起咽喉肿痛、眼尿多,大便干燥,甚至发烧等。相反,体质属阴的人,如果再服用寒凉药物,就犹如三九天吃冰棍儿,使阴更阴,势必造成疾病加重。由此可见,进补应遵医嘱,且勿自作主张。

    十三、适动
   适动,就是指适当运动。适当运动有益于身体健康。正如清代思想家颜习斋所说:“一身动则一身强,一家动则一家强,一国动则一国强,天下动则天下强”。也正如十八世纪法国著名医生比索所说:“运动就其作用,可以代替药物,但是所有的药物,都不能代替运动”。告诉人们要经常动,对老年人来说更需要动。因为运动可以提高大脑、心、肺和胃肠的机能,可使骨骼坚实,肌肉发达,对提高抗病能力也大有好处。但是,不适当的运动,片面地强调运动,又会引起许多弊端,甚至还危害生命。国外一家保险公司调查了五千名已故运动家的寿命和生前健康状况后发现,其中有些人在45岁左右就患了心脏病,而且许多人的寿命还比一般人短。他们认为,过分剧烈和持久运动,是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位老干部,一天的早晨和他的女儿打羽毛球,越打越兴奋,可是他却忘了过量的运动对身体是不利的,所以他就在兴奋中与世长辞了。这都是不适当的运动给人体带来的不良结果。团此,我们说现时流行的“生命在于运功”的口号值得商榷。我想是不是可以这样提,请大家考虑:“在保证足够营养的前提下,生命在于动静的平衡统一”。一个人需要动,应该动,这是肯定的。但是静,也是非常需要的,而且动静必须统一平衡起来,才能使人健康。正如汉代名医华佗所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能生,犹如户枢,终不朽也”。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说:“身体常使小劳,则百达气畅,气血长养,精神内生,经络运动,外邪难袭”。“体欲常劳,劳勿过极”。
  为了使大家少走驾路,不出偏差,在这里我们提出练功或者锻炼当中的三点注意事项:
   1.首先选择适合自己身体情况的运动项目  现在运动项目那么多,都练吗?不必要。特别对老年人、病患者来讲,更没有必要。毛主席讲过“运动的方法贵少”,因此,应选择适合自己情况的运动项目,进行长期的练习。可以打拳习武,可以练导引气功,可以散步健身跑等等。但是,对老年人和病患者来讲,一般应该以运动量不大,柔和缓慢的项目为宜,绝不能贪多求全。俗话说:药不分贵贱,治病则良。功不分高下,健身则优。一个人有了病,吃一挤药就能治好,就没有必要吃第二剂药。练功也一样,一种功法能健康长寿,也就没必要再练其他功。这里所说的不能贪多求全,并不是说永远老练那一套,随着疾病的好转,身体健康状况的改善,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是完全可以不断增加新的内容的。
   2.持之以但,慎终如始  主要讲贵在坚持。现在对练功能强身治病持怀疑态度的人不多了,但是,以种种借口不参加运动或者不坚持运动的人却很多,在我们老年人的行列里,也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练功的习惯。他们说:“我—辈子都没有练功,不是身体很好吗?”这话并不全面,因为人到了五、六十岁以后,身体机能衰退的非常快,抵抗力也比青壮年时期明显下降,加上环境、空气的污染和食物中毒素的影响,就很容易患这样那样的疾病。因此,我们千万不要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以前没有练功,身体很好,不等于现在不练功,身体肯定会好,因为条件变了,原来你年轻,现在老了抵抗力下降了。不少的年轻同志也这样说:“我年富力强,有把子力气,练功不练功一个样”!这话也不对,要知道,很多老年人疾病,并不是老了之后才得的,而是在年轻时就种下了病根。这个病根随着人的老化,身体抵抗力降低,就会愈演愈烈,泛滥成灾,甚至危及生命。因此  我们说:  “未雨绸缪”比“亡羊补牢”要高明得多。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而渴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意思是说,人应该在没有病之前及早预防,不要待病生成之后再来治疗。否则就如同人渴了才去挖井,战斗都打起来了,才去造武器一样,来不及了。这种防重于治的观点,应引起人们,特别是老年人的高度重视。
  那么,对广大病患者来讲,是否没有办法了呢?现代医学证明,疾病甚至严重的疾病通过练功或适当的运动是可以治愈的。但是,无数人的经验也证明,要想取得好的医疗效果,“持之以恒,慎终如始”是个关键。因为,人生病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所以,祛病也不是三天两早之功。这里有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过程。以我个人来说吧,我从1974年得病,和疾病整整战斗了七年。如果我没有长期与疾病斗争的决心和信心,中途妥协,也就没有我的今天。正如一位患者通过练功痊愈后说:“锻炼锻炼,千锤百炼,百炼百炼,病魔驱散”。这是很有道理的。
  3.循序浙进,量力而行  是年老体弱者和病患者练功应遵循的—条重要原则。所谓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是指运动量应从小开始,逐渐增加,练功的内容应从简到繁,逐渐提高。许多人的经验都证明,要取得满意的医疗效果和强身作用,除了持之以恒,慎终如始之外,还必须合理地安排运动量。没有运动量,体质不会发生变化,运动量过大,也会影响健康。合理的运动量应该是:30一40岁,运动心率≧150次/分,41一50岁,运动心本≧140次/分,51—70岁,运动心率≧l 30次/分。
  还可以根据“拳不打乏力”的原则控制运动量。如果练功时,感觉动作无力,出拳推掌劲力不达,一般来说是运动量过大,这时应酌情减量。
  另外,根据食欲、睡眠、精神状态自我控制也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办法,练功后食欲增倔,睡眠良好,精神振奋,感到周身舒适,这是练功的良好反应,表明运动量合适。反之,就是运功量过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十四、应时
     应,是指适应;时,是指四时,即春、夏、秋、冬四季。应时,就是适应四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告诉人们,四时的阴阳变化.对促进万物生长、发展和消亡有极密切的关系。因此,人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适应四时气候,避免外邪的侵袭,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和摄生所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根据这一原则,古人提出了在不同季节中,应有不同的养生方法。如《素问·四气调钟大论》说:“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去寒就温,无泄皮肤,
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意思是说,春季由寒转暖,是生命萌发的时令,天地自然,都富有生气,此时人们应该早些起床,披散开头发,解开衣带,使形体舒缓,在庭院中漫步,使精神愉快,胸怀开畅,保持万物的生机,这是适应春季时令,保养生发之气的方法。夏季由暖转暑,天地之气相交,植物开花结实,长势旺盛,人们应该夜晚睡眠,早早起身,不要厌恶长日,情志应保持愉快,切勿发怒,这是适应夏季的气候,保护长养之气的方法。秋季气候转凉,万物趋于收藏状态,因此,天高风急,地气清肃,人应早睡早起,和鸡的活动时间相仿,以保持神志的安宁,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这是适应秋令的特点而保养人体之气的方法。冬季由凉转冷,是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的时令,此时,人应该早睡晚起,待到日光照耀时起床才好,不要轻易地扰动阳气,妄事操劳,要使神志深藏于内,安静自若.好象有个人的隐秘,严守而不外泄,又象得到了渴望得到的东西,把它密藏起来一样,要躲避寒冷,求取温暖,不要使皮肤开泄而令阳气不断地损失,这是适应冬季的气候而保养人体闭藏机能的方法。
    实践证明,古人这种适应四时变化,避免外邪侵袭的摄生方法,对健身祛病、益涛延年有着显著的效果。
  但是,由于四时气候变化无常,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所以,当人体的调节机能失常,不能适应变化了的外界环境时,就会发生这样那样的疾病。比如春暖过早、媚春倒寒、忽暖忽寒等,都可能成为春季人们生疾的重要原因。特别是春天忽暖忽寒对老年人的成胁最大,往往会因为经不起寒冷的再次袭击而生病,如过敏性哮喘、冠心病、偏头痛等。所以,此时穿衣要暖减寒添,顺应骤变,防患于未然。又如,夏季酷热,湿、暑、燥、闷,无时不在侵袭这人体,这时—方面要严防中暑,注居室通风降温,不要在烈日下久留,也不要贪凉露宿室外;另一方面,由于夏季正是细菌繁殖的最好时机,容易发生肠胃疾病,正如《素问·金匮真言论》说;“长夏善病洞泄寒中。”故饮食一定要讲卫生,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再如:秋冬两季,气候的反常也会给人的心理、生理等各方面带来不良影响。秋天干燥,早、中、晚温差较大,冬天白雪皑皑,严寒风紧,如若不慎,容易患感冒,出现发热、咳嗽、鼻塞、喷嚏、流清鼻涕及头痛等症状,严重者尚可导致气管炎,肺炎等。我国民间有句老话:“伤风伤风,多在秋冬”,—点不假。所以,秋,冬两季要注意防寒保暖,适当做些户外活动,也可以适量吃点姜片。祖国医学认为,姜有散寒,健胃、止吐作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晨含一片姜,防病保健康”,是很有道理的。

    十五、导引
    “导引”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而具体应用导引来治病是记载我国医学的经典《黄帝内经》。如《素问·异法方宜论第十二》说:“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故导引按跷亦从中央出也”。《素问·奇病论第四十七》也说:导引可以治疗血气“息积”。可以看出《黄帝内经》已明确地把“导引”作为按、摩、灸、熨、针、药等并列的一种医疗方法。 
     那么,什么是“导引”呢?导引是气功的古称。导,有疏导的意思,是指导气。引,有引伸的意思,是指引体。导气导到什么程度?引体达到什么目的?古人告诉我们,“导气令和,引体令柔’  (《庄子·刻意》交颐注)。可以理解为把人们日常生活当中的呼吸,要疏导成细、匀、深、长的腹式呼吸,把人们的四肢锻炼得坚韧结实。导引当中的导气和引体又大多是在意念的引导下完成的,所以我们说,导引就是呼吸运动,意念活动,和肢体运动三者结合的—种医疗保健功。也正因为如此,导引在增强体质、防病治病上就比那些单纯的肢体运动项目有着特殊的意义。古人认为、体内的真气,必须常动。因此,就出现了导引内气流通的功夫,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气之在人也,周行于五脏六腑,百骸九窍之间,导而引之,小可治病,大可延年”。  《导引养生功》就是在上述的基本理论和祖国医学、现代医学的医理指导下,根据人体各个系统、器官不同发病的病因病理和治则
而编成的。因此,《导引养生功》医疗针对性较强,疗效较显若,而且见效快,无副作用。《导引养生功》暂整理出七套。
    1.舒心平血功  舒心平血功是防治高血压、低血压、冠心病,心动过速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经络导引动功。经过多年来对两千多例病患者临床观察,证明总有效率达92.5%,其中有显著疗效者占80%。舒心平血功的特点是:  (1)意形结合,重点在意;(2)动息总结合,着重于息;(3)循经取动,强调臂旋;(4)循经取穴,以指代针;(5)松紧结合,松贯始末;(6)运动周身,缓寓其中。
     2.益气养肺功  益气养肺功是预防和治疗伤风感冒,急、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的经络导引动功。根据临床对40例感冒、35例慢性气管炎、28例肺气肿患者疗效观察证明:感冒患者体温在38℃以下者不用药,仅练功,一般3-5日即愈;慢性气管炎患考,如能从夏天练起,总有效率占88.6%,练功3个月肺活量可增加500-800毫升;肺气肿患者,练功9个月总有效率占92.6%,肺活量平均增加579.4毫升;表明气管炎和肺气肿患者的肺功能明显提高。益气养肺功的特点是:(1)意守商阳,绵绵若存;(2)腹式长息,轻吸重呼;(3)循经作势,旋臂转颈;(4)寻经取穴,以指代针;(5)指趾并重,腰背兼修。
   3.和胃健脾功  和胃健脾功是预防和治疗便秘、痔疮、慢性肠胃炎、溃疡病、胆轰炎、肝炎、胃下垂等消化系统疾病的经络导引动功。经过几年来对315例患者的临床观察,证明有效率分别为93.3%、78.8%、86.6%、75%、83.3%、75%、78.4%。和胃健脾功的特点是:(1)意守丹田、绵绵若存;(2)动息结合、动缓息长;(3)强调叩齿、尤重咽津;(4)提肛调档.吸提呼松;  (5)动其梢节、行于指趾;(6)摩运于腹,捶叩于腰。
    4.疏筋壮骨功  疏筋壮骨功是防治颈、肩、腰、腿痛、筋力衰弱,不能屈伸,肌肉失养、逐渐消瘦,腰背酸楚、骨弱无力等运动系统疾病的经络导引动功。白1980年以来以疏筋壮骨功为治疗手段,对20 8例患者作了临床观察,证明总有效率为91.2%.疏筋壮骨功的特点是:(I)动作舒展、幅度宜大;(2)松紧结合,缓慢用力;(3)意随形变、意绵形坚;(4)着重转体,尤重躬身;(5)强调蹲起,更重膝旋。
   5.醒脑宁神功  醒脑宁神功是防治神经衰弱、头痛、头晕、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美尼尔氏综合症、青光限、近视限、耳鸣、耳空等疾病的自我按摩导引术。经过多年来临床应用,证明其有效率分别为:95%、93%、75.5%、72%、80%、88%、85%、91%、 81%。醒脑宁神功的特点是:(1)自我按摩;(2)松静自然;(3)动息相随;(4)
思意于形。
    6.四十九式经络动功  四十九式经络动功一套有助于防治肺  肠、胃癌等疑难病症以及心血管、呼吸、消化等系统慢性疾病的功法。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证明,对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有效率为93.5%;对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有效率为95%;对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有效率为87.5%;在治疗癌症顽疾上已有多例典型。目前正在进一班探索这方面,总结经验,争取更理想的治愈率。四十九式经络动功的特点是: (1)宁神意守;(2)意引气行;(3)阖法敛气;(4)善于采咽:(5)绝于吐音;(6)动静结合; (7)快慢相间;  (8)刚柔相济。
    7.导引保健功  导引保健功是一套具有综合治疗意义的经络导引动功。自1980年以来。对胆襄炎、胃溃疡、气管淡、冠心病、高血压病、神经衰弱、四肢麻木、半身不遂等多种侵性病,以导引保健功为治疗手段,其有效率分别为72.3%。81%、90.5%、87%、92.5%、91%、73%、76%。导引保健功的特点是:(1)意形结合,重点在意;  (2)动息结合,着重于息;(3)体松心静,姿势舒展;(4)提肛调裆,吸提呼松;(5)循经取动,强调旋臂;(6)运动周身,缓寓其中。
    七套功法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疾病性质选择其中一至两套坚持练习,定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延年益寿。
    上述十五点,是养生学中的主要内容,是人们长寿的必备条件,如果说世间长寿者之所以长寿还有什么秘诀的话,那么,养性、畅怀、制怒、莫愁、信寿、淡饮、节欲、津生、忌烟、少酒、足眠、酌补、适动、应时、导引这30个字就是秘诀之根本所在。特别是今天,我们有社会主义的先进制度,有优越的生活环境,这给每个人的健康长寿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有科学家预言,到公元2020年,人类的平均寿命可达100岁、其中最高寿者可达200岁;这是可以实现的。著名的老人学家肃尔根德也说:20年内医学便能调解人体荷尔蒙和神经系统,延长人的青春期,50年后,便会发现一种使人活到200岁的方法,因为到那时候,治疗心脏病的有效方法将会出观,新的医疗技术和医药,如器官移植、新疫苗、新医药以及电脑技术都将进一步大大增强人的体力和智力,人的童年期将延长到26岁,成人阶段将有100多年,老年阶段也将有50年左右,那时人的寿命就可活200岁了。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订阅RSS |